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重要文件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园地 > 重要文件

九届二十七常委会政府、纪委、检察院工作情况通报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7次时间:2016-09-23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

(2016年9月21日)

枣庄市人民政府

 

主席、副主席,各位常委,同志们:

    近年来,市政协紧紧围绕全市发展大局,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全力支持政府工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主席、副主席和各位常委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简要通报一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请提出宝贵意见。

    一、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宏观经济更加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面对枣庄“既要稳又要快、既要转又要赶”的特有压力,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引领发展新常态的主线、把抗下行稳增长作为最紧迫的阶段性任务,秉持“干在当下、成在实处”的理念,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趋优、优中有新的基本态势。

    (一)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045亿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7.5亿元,可比增长7.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亿元,增长8.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4亿元,增长9.1%。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3494元和6660元,分别增长7.2%和8.8%。经济指标增幅有快有慢、有高有低,同全国、全省大形势基本一致。一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突破40%,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2︰50.6︰41.2。二是新兴产业持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1.75个百分点;互联网产业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互联网小镇已签约注册企业72家,入驻运营21家。三是发展新动能加速聚合。市场主体更加活跃,新登记市场主体、注册资本分别增长14%、62%;创新驱动能力持续增强,目前各类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达到40多家。

    (二)工业提档升级取得新突破。深入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努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一是抓项目、强后劲。推进265产业集群培育工程。联想控股化工基地一期投产运营,新上60万吨甲醇二期项目,拉动煤化工高端产品占比提高7.2个百分点;中材科技锂膜材料项目一期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锂膜材料生产基地;联润色纺纱项目一期投产,成为全省高端纺织示范基地;突出抓好一级主干网络、鲁南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云平台资源池建设,稳步推进政务云、工业云、数据共享平台等应用,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二是抓帮扶、促发展。持续加大领导干部帮扶企业帮包产业力度,建立了定期调研、问题解决、调度通报等工作机制,帮助企业解决上市、融资、引才等难题120多个,受到了广大企业的一致好评。充分发挥接续还贷资金作用,今年以来滚动拨付资金3.2亿元,受惠企业超过100家。三是抓技改、优结构。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91亿元,增长30%,高于全市投资增幅22个百分点,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55%。全市过剩产能化解率达到75%,煤炭、水泥、平板玻璃、轮胎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0%、60%、98%、82%,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5.5%、62.1%。四是抓品牌、提品质。设立了品牌发展基金,强力推进品牌基础建设、供给结构升级、需求结构升级“三大工程”。目前全市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个,山东名牌产品46个;中国驰名商标15件,山东省著名商标71件。

    (三)服务业提速做优取得新成效。大力发展以文化旅游业、商贸批发为特色的生活性服务业和以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服务业高端化发展。一是整合资源促旅游业做大。以台儿庄古城5A级旅游景区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推进重点景区“串珠成链”,加快旅游业发展向全域旅游模式转变。上半年,全市接待国内游客950万人次、增长9%,旅游总收入72亿元、增长14%。台儿庄古城“五一”假期接待游客突破20万人次,成为旅游新热点。二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呈现新亮点。枣庄万达广场、奥特莱斯购物城、鲁南铁水联运物流园、市社会福利(养老)服务中心二期等项目稳步推进,全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1.7%。三是金融业发展取得新成绩。积极引进异地金融机构,威海银行确定在我市设立分行,国泰君安枣庄营业部正在筹建。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做优做强,枣庄银行菏泽分行正式挂牌营业。截至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109亿元,较年初增加28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620亿元,较年初增加184亿元。企业上市取得重大突破,丰元化学股份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四是电子商务成为消费新主力。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的重要抓手,以互联网小镇作为龙头,以枣庄市电子商务产业园、滕州鲁华大学生创业园为两翼,打造高端、高效的电子商务发展平台。纺织服装、机床机械、煤化工、农特产品、童车童床以及外贸产品6个产业的电子商务呈现启动发展态势。阿里巴巴“农村淘宝” 滕州市县级服务中心、苏宁农村电商网点加快布局。荣获“互联网+”2015年度中国网络零售百强城市称号。

    (四)农业提质增效取得新进步。以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高效化水平。上半年全市农业增加值88.01亿元,增长3.79%一是示范区集聚效应凸显。上半年,全市首次认定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园3家、生态园8家、标准园16家,初步形成以“园区带基地、企业联农户、产业兴乡村”的发展格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考核的24项指标,统计得分达到70.02分,比上年增加2.23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程度达到93.36%二是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农业主导力。大力推进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发展,市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4994家、854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52家,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49%。市级现代农业示范镇达到38个,“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达到39个。三是农产品品牌建设成效初显。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产品放心品牌,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与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有效期“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86个,总产量达361万吨,占全市食用农产品产量47.6%;全市有效使用“三品一标”农业龙头企业达164个,产品267个。

    (五)城乡统筹发展取得新进展。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实施新型城镇化暨城市工作系列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更加注重以工带农、以农促工、城乡互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规划引领作用更加强化。坚持全域规划“一张图”,统筹中心城区、区(市)城区、小城镇、农村社区建设,着力构建“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编制完成全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人口市民化规划,扎实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建设。二是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全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18%。完成了新城文体中心各场馆主体工程,实施了和谐路、民生路南延等一批道路建设工程,新城金沙江路片区综合管廊工程纳入省级试点。新建改造各类市政公用管网107公里,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7%。扎实推进“气化枣庄”工程,已有48个镇实现通天然气。开工建设棚户区改造项目5729套,基本建成9760套,完成目标任务的126%,货币化安置率达到50.5%。开工建设老旧小区整治项目49个、完成18个。全市新增绿色建筑项目44个,建筑面积124万平方米。三是城市管理更加精细。着力推行城市网格化、数字化、属地化管理,打造了“市、区、街、社区四级联动,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构建起纵到底、横到边、无缝隙的管理网络。完善全民参与机制,依托市区两级数字化城管指挥平台,创新市民“随手拍”等形式,市民除了通过“12319”城市管理热线外,还可以通过手机APP进行城管问题投诉、举报,提高了信息反馈和问题处理的效率。四是镇村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加大投入力度,上半年,全市共完成镇村建设投资33.7亿元,同比提高15%。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638户,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任务目标;有2个镇获得省“宜居小镇”称号,4个村获得省“宜居村庄”称号。推动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截至6月底,共完成改厕4.5万户。四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总投资30.7亿元的庄里水库项目完成投资近12亿元,同步规划总投资约70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发展建设规划。枣庄机场纳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正在开展场址确定工作。城际铁路纳入省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省“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开通运行四对客运列车。投资5.6亿元的峄州港实现试运营,投资7.9亿元的万年闸复线船闸工程加快推进。高铁换乘枢纽完成项目立项和初步设计批复,枣济线、北留线、枣曹线改建和新台高速、枣木高速东延、沂台线南延、新城至滕州BRT等项目进展顺利。

    (六)创业创新增添新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创业为支撑的发展模式。一是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鼓励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枣庄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分别合作建设的孵化器2.0科技产业园、山东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正式落户,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研发了国内首台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阵列机床。实施了全市首批科技创新券,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质押、发行债券等新型融资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企业和重点科技项目。二是搭建了创新创业平台。鼓励企业开展研发活动,年内建成国家级锂电池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省级鲁南锂电研究院。截至6月底,全市共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145家、创新企业88家、专精特新企业207家。抓好枣庄创业大学的建设运营,互联网小镇大学生孵化园、枣庄电子商务创业园、聚艺谷创业产业园等一批创业园区正在顺利推进。三是激活了创新创业主体。落实创新扶持政策,有8项产品通过省首台(套)技术装备认定。加强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家培训,开展“对标挖潜、降本增效”活动。加大各类创新主体扶持力度,积极培养引进各类人才,新入选国家“”2人,新增泰山产业领军人才3人,确定首批“枣庄英才”24人。强化岗前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提高创业成功率。上半年,全市新增创业5324人。

    (七)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一是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深化。市里先后召开5次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17个改革意见和方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省政府下放行政权力22项,取消市级行政权力15项。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成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建成立全省首支旅游警察大队。深化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完成99%,在省级验收中被评定为优秀等级;建立全省首家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二级市场,各类农村产权交易总额达到21亿元;稳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率先在全省实现试点业务县域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发展到131家,共吸收农户1.6万户。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预计为企业减税10亿元。基本完成全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任务,市级党政机关共封存取消车辆1087辆,压减率51%。二是对外开放稳步突破。积极对接“一带一路”、中韩自贸区等重大战略机遇,先后赴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开展招商活动,一批支撑带动作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签约落地。全市新开工外来固定资产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9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突出抓好招才引智,成功举办2016枣庄招才引智(北京)推介会。深入开展“外贸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大出口扶持力度。上半年,全市进出口总额7.3亿美元,增长12.3%,比一季度提高11.7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3.8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完成6.6亿美元,增长20.8%、居全省第1位。三是园区建设稳步提升。着力构建项目跨园区落地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各类园区特色定位、差异发展。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力度,全面排查园区企业经营状况和土地利用、厂房闲置等情况,促进发展要素再整合、再集约。枣庄高新区被评为国家2016年度深入推行知识产权集群管理模式示范区、山东省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引领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滕州经济开发区通过省政府考核,被确定为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备选单位。

    (八)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绿色发展,严守生态红线,让老百姓共享绿色福利。一是在巩固治水上下功夫。健全寻源治污机制,严格南水北调“枣庄标准”,8条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加强周村、羊庄等水源地保护,关闭拆除水源保护区畜禽养殖场600余家、废水排放企业4家。二是在大气治理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百日攻坚行动,扎实做好工业源污染、道路扬尘、机动车尾气、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实施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对63家露天储煤场、87家砖瓦企业和52家非法港口码头全部关停拆除。二季度,PM2.5、PM10、SO2、NO2分别同比改善12%、8.9%、38.5%和7.1%,“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达到89天,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为14.2%、居全省第一,获得省级生态补偿资金422万元、列全省第四位。秸秆禁烧工作成效显著,“三夏”期间我市成为全省四个未被通报的地市之一。在持续增绿上下功夫。深入实施十大创森提升工程,今年以来新增造林面积10.8万亩,新建提升绿色生态廊道275公里,枣庄环城国家生态公园纳入国家建设试点。生态修复上下功夫。加大破损山体、采矿塌陷地修复力度,治理完成废弃矿山9个、废弃矿井19眼、破损山体修复项目6个。

    (九)民生福祉得到新增进。扎实抓好年初确定的20件惠民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上半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64.9%。一是脱贫攻坚工程深入实施。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帮扶资金和项目重点向贫困村、贫困群众倾斜,市级共下达专项扶贫资金2.7亿元。结合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大力实施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和产业扶贫,扎实开展“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百企帮村等活动,年内完成5万人脱贫任务。二是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85元提高到100元,一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85%,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40元、每人每年3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年4600元和3500元。大力实施就业创业能力提升计划,全市新增城镇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1万人。三是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高。综合施策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改薄”工程完成投资1.9亿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举办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和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农村公益电影放映9500场次,全市14处“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实行挂牌保护。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成果,深化“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区(市)处理”模式,在上半年全省环卫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第5名。新建在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3处、农村幸福院64处。深入推进全域旅游厕所革命示范市建设,新建改建厕所519座,建成使用294座。大力实施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市23家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有序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四是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扎实开展。建立了“网格化”管理与“重点专线”相结合的推进机制,为创卫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市财政连续两年设立2000万元的专项奖励基金,各级累计投入创卫资金近6亿元。深入开展创卫攻坚行动,集中整治城市“十乱”现象,清理“店外店”6300余处,取缔露天烧烤365处、乱摆摊设点3600余处,拆除违章建筑4500余处,规范设置户外广告、门店招牌3000余块,清理城市“牛皮癣”120万个,拆除建成区内旱厕159座,新增城区停车位1.2万个。目前,已顺利通过省级暗访和技术评估。五是安全发展根基夯实。深入推进“平安枣庄”“法治枣庄”建设,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形势持续向好。以列入国家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市为契机,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下步工作措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9%,低于全年目标0.6个百分点左右。工业用电量下降5.2%,反映出工业经济运行乏力。二是稳定扩大投资压力较大。受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融资成本较高等因素影响,民营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民间投资活力不足。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增幅、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同比分别回落9个和5.1个百分点。三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销售不振,盈利空间缩小,中小企业亏损面较大;部分企业资金紧张、融资困难,走出困境仍需较长的过程。四是民生领域仍存在不少短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教育、医疗等资源分布不平衡问题还很突出,脱贫攻坚、化解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等任务比较繁重。

    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利好因素也在明显增多。一是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国家和省里稳增长抗下行、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正在逐渐发力,省里相继出台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必将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二是改革红利不断释放。随着农业农村、财税体制、户籍制度、投融资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将不断增强。三是城市转型基础更加稳健。近年来,我市在工业转型振兴、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在加快推进,为转型发展积蓄了后劲。四是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通过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好转,担当实干意识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进一步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切实巩固经济社会平稳向好发展势头,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工作中,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凝心聚力稳增长。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狠抓项目建设,加大有效投入,激活消费潜力,扩大出口规模,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凝心聚力调结构。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机遇,围绕265产业集群培育,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蓄转型发展新动能。三是凝心聚力促改革。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企业股改、户籍制度、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改革,下大气力抓好招商引智工作,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四是凝心聚力惠民生。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实,协调推进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增强群众获得感。五是凝心聚力保安全。深入推进“平安枣庄”建设,突出抓好汛期安全生产,持续推动全市安全发展。

    长期以来,市政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枣庄转型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市政协一如既往地关注、支持政府工作,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多为枣庄的发展建诤言、献良策。我们将自觉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广泛听取委员们的建议,推动政府工作更加扎实有效开展。让我们齐心协力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枣庄。

--------------------------------------------------------------------

 

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通报

(2016年9月21日)

市纪委副书记  张建福

 

尊敬的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

    下面,我把今年以来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通报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省纪委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层层传导压力,积极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

    市委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市委先后召开9次常委会研究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重大问题及时解决、重要案件协调督办。严格落实定期检查和分析通报制度,年初,由市委常委、党员副市长带队,对各级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逐一反馈,督促整改。突出问题导向,对照省委对我市2015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反馈的问题,特别是姜异康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制定整改落实方案,组织整改落实,切实解决我市党风廉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以督促落实主体责任为重点,市纪委与区(市)及市直部门党政正职18人和部门副职158人进行谈话。在6个区(市)全面开展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向同级纪委全委会述廉述责工作,不断增强监督实效。坚持“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任,让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成为常态。省纪委对枣庄职业(技师)学院党委书记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力问题进行追责后,市纪委也追究了该学院纪委书记的监督责任,纪委书记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调离纪检工作岗位。今年以来,共对28名落实主体责任、监督责任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了责任追究,推动“两个责任”落地生根。

    二、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视组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始终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首要位置,作为管党治党的首要任务来抓,督促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是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把党章和《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纳入全市党员干部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分两批组织全市1160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了德廉和党风党纪知识测试活动,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组织各统管派驻纪检组重点就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对35个市直部门开展巡查监督。从讲政治的高度审视、警戒各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坚决纠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今年以来,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3起,处理3人。二是扎实开展“拜把子、搞小圈子”专项整治。对中央巡视组、省委巡视组指出的我市党员干部中存在“拜把子、搞小圈子”现象,市委、市纪委高度重视,召开整治“拜把子、搞小圈子”严肃政治纪律现场会议,对专项整治进行安排部署。市纪委、市委组织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严明政治纪律、对“拜把子、搞小圈子”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组织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对“拜把子、搞小圈子”问题进行全面自查和深入整改。各级各部门认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自查自纠并签订承诺书。根据省纪委、市委要求,市纪委对朱茂平、宋慎汉、陈舫太违反政治纪律“拜把子、搞小圈子”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剖析,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三是认真抓好省委巡视组巡视“回头看”情况反馈整改落实工作。省委第一巡视组巡视“回头看”后,市纪委制定了《市纪委机关关于省委巡视组巡视“回头看”边巡边改有关事项整改落实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对牵头和参与的五项整改任务分别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见底到位。

    三、认真践行“四种形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执纪审查

    按照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要求,转变执纪审查理念,创新执纪方式,依纪依规开展执纪审查工作。今年1—8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2757件(次),立案49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48人,其中县级15人,乡科级56人,一般干部51人,其他人员326人。综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注重抓早抓小,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受处分的党员干部给予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成为大多数。今年1—8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谈话函询77人(次);给予党纪轻处分265人,占总处分人数的59.15%。同时,对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员领导干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极极少数”。今年1—8月份,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对涉嫌违法犯罪的9人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集中清理违法犯罪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共清理出被刑事处罚和检察机关不起诉、审判机关免予刑事处罚以及行政处罚等涉案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11人,并全部处理到位。建设市廉政教育中心,加强纪律审查安全工作,确保纪律审查规范安全。

    四、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坚持,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一是加大明查暗访力度。紧盯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等重要节点,紧盯隐蔽“四风”问题特别是新形势下不正之风的新动向新表现,重点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车私用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开展明查暗访。全市共组织检查组145个,暗访旅游景点、酒店等公共娱乐场所1457处,发现线索87条。二是加大从严查处力度。对不收手、不知止,规避组织监督,出入私人会所,组织隐秘聚会的一律从严查处。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36起,处理58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7人。三是加大通报曝光力度。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纪检网站等新闻媒体,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先后对18批42起(次)典型问题进行了通报,向社会释放了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信号。

    五、着力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把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一是强化重点督导。制定《关于开展重点督导镇(街)集中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工作方案》,在五区一市各选择1个矛盾突出、问题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镇(街),作为重点督导对象,由1名委局班子成员和1个室分别负责联系督导。截至目前,已梳理交办问题线索2批,第一批共梳理交办问题线索33起,已全部查结;第二批共梳理交办问题线索32起,正在抓紧办理。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市纪委协调督办,区(市)纪委直查快办,重点案件市、区(市)联查联办的工作机制,加强上下联动,形成整体合力。三是突出查办重点。严肃查处在扶贫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的问题;严肃查处超标准超范围向群众筹资筹劳、摊派费用,违规收缴群众款物或处罚群众,克扣群众财物、拖欠群众钱款的问题;严肃查处集体“三资”管理、土地征收和惠农等领域强占掠夺、贪污挪用的问题,坚决遏制基层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57件(次),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组织处理118人,先后对20批57起(次)典型问题进行通报。

    六、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

    按照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要求,始终把自身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队伍。一是强化学习教育。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系统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强化学习效果,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参加各级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班44班(次)142人(次),举办纪检监察讲堂2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扎实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区(市)纪委书记、副书记,市管企业纪委书记、副书记,市纪委派驻纪检组组长、副组长提名考察办法,完成4批6名人选的提名考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区(市)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调整,聚焦主业主责,将人员力量向监督执纪一线倾斜。调整完成后,各区(市)纪委共增加行政编制78个,减少内设机构13个,从事监督执纪人员的编制占69.2%。三是从严监督管理。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率先开展“拜把子、搞小圈子”集中整治活动,全市1163名纪检监察干部全部签订承诺书。严格执行《枣庄市纪检监察干部纪律规范》《枣庄市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问题线索处置办法》《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情况报告制度》,从严规范纪检监察干部行为,严肃查处纪检监察干部违纪问题,对15起问题线索进行调查核实,对3名干部给予党纪处分。

    尽管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少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恳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纪委和市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部署要求,继续保持坚强政治定力,进一步聚焦监督执纪问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市政协及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下,不断提升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水平。

    多年来,市政协对我市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高度关注,积极建言献策,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我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

 

全市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

预防工作情况的通报

枣庄市人民检察院

 (2016年9月21日)

 

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

    根据市政协常委会议程安排,我现在通报全市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走出去”的预防战略,积极构建检察官联系大项目、预防警示教育巡回宣讲、预防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探索创新力度,深化预防监督服务措施,有力提升了预防工作成效。

    一、坚持突出重点,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新形势,找准预防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与着力点,进一步调整工作重心,创新预防手段,加大预防监督力度。一是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立足服务全市经济发展,深入开展“百名检察官联系大项目”活动。全市检察机关选拔121名检察官担任预防特派员,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联系了72个重点项目。通过设置预防警示牌、发放宣传资料、设置举报箱、开展警示教育、公布举报电话、座谈交流等形式,重点加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规划、招标投标、工程施工、资金拨付、质量验收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投资数额较大、事关国计民生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开展专项预防挂牌督办;针对可能发生职务犯罪的环节、领域和岗位,积极协助主管部门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强化检查监督,加强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大项目建设中的职务犯罪。上半年,省检察院督导组来我市督导调研检察官联系大项目工作,先后听取了两级检察院联系大项目工作情况汇报,重点检查了预防特派员制度、司法会计介入制度、预防五书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实地到我市联系的枣庄八一水煤浆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项目、东兴盟国际商城建设项目、山东化工技师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等工地查看联系工作,对我市检察官联系大项目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二是深入推进惠农扶贫领域专项预防工作。两级检察院和全市扶贫办公室相继召开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联席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检察机关、扶贫部门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具体落实意见。市检察院成立了服务和保障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了《关于服务和保障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积极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保障扶贫资金运行安全、扶贫政策落地生根。加强与财政、民政、农业、林业、水利、农机、畜牧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对惠农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了解掌握惠农扶贫政策及其适用范围,摸清惠农扶贫资金种类、资金底数和资金流向,推动专项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二、坚持教育为本,增强职务犯罪预防教育效果

    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五进”活动的要求,选取职务犯罪典型案例,深入机关、企业、农村、学校、社区开展警示教育和法制宣传56场次,受教育人员达76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政治效果。一是完善教育场所。充分发挥两级检察院预防警示教育基地的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到警示教育基地接受教育,筑牢国家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营造清正廉明的政务环境。目前,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和18个派驻基层检察室全部建设了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场所。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基地被确立为全省廉政教育现场教学点。二是拓展教育渠道。依托农村基层组织、各区(市)检察院派驻检察室、检察工作联络点和兼职联络员,通过“赶大集”、组织流动展览、播放廉政短片、赠送廉政书刊、发放明白纸等形式,积极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廉政知识和党的惠民政策,深入开展涉农预防和法制宣传,引导农村基层干部依法行政,促进村务公开、政务公开,推动农村反腐倡廉制度机制建设。三是注重宣教结合。积极协调相关单位和部门,将优秀预防成果在广播、电视、网站、商场、医院、快速公交BRT上进行充分展示,并通过宣传展板、宣传画廊、电子屏幕等载体拓宽社会化预防效果,延伸预防空间,形成浓厚的预防氛围。

    三、坚持立足职能,提高预防工作专业化质效

    立足检察职能,提高科技含量,开展精准预防,不断提升职务犯罪预防工作的科学性和社会影响力。一是及时提出预防检察建议。以查办的重特大职务犯罪案件和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典型意义的职务犯罪为重点,充分发挥侦防一体化机制的作用,及时调查分析职务犯罪的特点、规律以及原因、条件,对漏洞和体制缺陷,以及带有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提出预防检察建议,做好防患于未然的服务。今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开展职务犯罪案例分析13件,进行预防调查3次,分析发案原因,提出防范对策,撰写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及涉农惠民领域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11份,向有关单位提出预防职务犯罪检察建议12件,有力推动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二是认真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充分发挥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的作用,开展行贿犯罪档案查询2855次,有3个单位或个人因存在行贿犯罪记录被取消了市场准入资格,有效提升了预防工作的社会公信力。三是客观分析全市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情况。全面收集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信息,通过运用大数据、建立分析模型等方式认真组织撰写预防年度报告,共组织撰写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7篇。市检察院《2015年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年度报告》上报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同道,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峰阅后分别作出重要批示。5月24日,《枣庄政务信息》(专报25)全文转发了该报告,李峰市长再次批示:请政府各级领导予以支持,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四、坚持协作配合,提升预防工作社会化水平

    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整体预防优势,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积极构建大预防格局。一是扎实开展专项预防工作。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市检察院与市港航局联合制定《关于在京杭运河万年闸复线船闸等工程中开展职务犯罪预防的工作意见》;与市检验检疫局制定了《关于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实施办法》等。全市检察机关共与21个单位建立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系制度,与11个单位会签了共同开展预防工作的意见,配合31个重点单位开展了廉政预警防控工作,查找风险点41处,推动制定出台加强管理监督的制度性文件9项,配合11个单位开展预防活动23次。二是深入推广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制度。按照省检察院《关于推行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制度的意见》,成立了全市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志愿者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把握选聘标准,面向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乡镇、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会中介机构公开选聘了106名预防志愿者,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目前,被选任的志愿者配合检察机关对本单位、本系统41个可能发生职务犯罪隐患的环节、部位开展了调查研究,提出防控措施32条。预防志愿者在两级检察院预防部门的指导下,采取“实、广、新”的方式深入开展预防宣传,促进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健康发展。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全市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还存在不少差距和不足,预防工作服务大局的针对性、有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国家工作人员的预防宣传教育尚未达到无缝隙覆盖的程度,力度有待进一步强化;结合办案有针对性开展建章立制、查漏补缺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基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不平衡等。对此,我们将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下一步,全市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最高检和省检察院各项部署要求,继续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履行检察预防职能作用,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不断开创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新局面。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专项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扶贫领域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主动认领任务,全力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综合运用预防手段,积极预防扶贫开发领域职务犯罪;坚持检察专业化预防与社会化预防的有机结合,确保专项预防工作取得实效。

    二是着眼保障政府投资安全,进一步深化检察官联系大项目工作。综合运用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措施,综合发挥查办和预防,批捕和起诉,监所和民行以及控申等诉讼监督职能,全院行动、全检动员,构建检察官联系大项目工作长效机制。

    三是着眼营造“廉荣贪耻”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深化预防警示教育巡回宣讲工作。健全完善“订单式”警示教育宣讲机制,加强与被宣讲行业单位的联系沟通,深入分析研究不同单位宣讲需求,根据不同领域行业、不同岗位环节、不同受众人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巡回宣讲方案、内容和宣讲课件,努力增强巡回宣讲的针对性,进一步增强巡回宣讲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四是着眼重点行业系统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专项预防工作。重点开展预防侵犯农村群众合法利益,危害扶贫资金安全的典型职务犯罪和国有企业领域的职务犯罪工作等。

    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各位常委,全市检察机关将在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争取人大监督,政协、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忠实履行预防职务犯罪的工作职责,以维护大局稳定、促进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己任,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狠抓落实,不断提高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水平,为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