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领导讲话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学习园地 > 领导讲话

在全市政协“委员之家”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邓滕生(2015年9月18日)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7次时间:2015-09-23

 

在全市政协“委员之家”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5年9月18日)

邓滕生

 

同志们: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政协“委员之家”建设现场会,主要是展示“委员之家”建设成果,交流经验做法,进一步推动“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深入开展。

       今天,我们实地参观了七个“委员之家”建设现场,刚才又听取了各区(市)政协和有关界别关于“委员之家”建设的情况介绍,总的感觉大家对“委员之家”建设工作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成效显著,一些做法有特色、有亮点、有新意:滕州市政协“委员之家”建设制度规范有序,形式灵活多样;薛城区政协“委员之家”积极唱响“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一名快乐的政协委员”的主旋律;山亭区政协筑平台、抓主体、重实效,“委员之家”亮点纷呈;市中区政协规范工作运行机制、强化督导推动机制,推进“委员之家”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峄城区政协举办现场观摩会,以点带面,全面铺开,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台儿庄区政协形成委员界别活动小组同“委员之家”互为依托、资源共享,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市政协教育体育共青团青联界别联组依托界别优势,以“家”为平台,凝心聚力,履职尽责,发挥作用。这些经验做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有较高的总结推广价值。相信通过这次会议,大家相互学习、交流借鉴,一定能够取得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的效果。

       重视基层基础建设,是八届以来市政协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亮点之一。2011年初,我们在山亭区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山亭区建立乡镇政协工作组的成功经验;2011年底,全省、全市政协工作会议之后,我们按照省委、市委要求,大力推进乡镇政协工作室建设,在全市64个镇街全部建立乡镇政协工作室,形成了市、县、乡三级政协组织体系,为新形势下政协组织扩大工作领域、延伸工作触角、拓展履职深度打下了坚实基础。去年年初,针对市直委员和住城市社区委员缺乏活动场所和履职平台的现实问题,市政协党组研究决定补齐这块短板,选择滕州市、薛城区两个区(市),市政协经济委和科教文卫体委两个专委会作为试点开展创建工作,建立“委员之家”8处。“委员之家”的建立,实现了政协工作进基层进社区的目标,密切了政协组织、政协委员与基层群众的联系,迅速成为政协委员学习培训的阵地、履行职责的平台、反映民意的桥梁、交流沟通的纽带、展示形象的窗口。鉴于“委员之家”试点工作的良好成效,今年市政协稳步推开“委员之家”建设工作,得到各区(市)、各专委会、各界别的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委员之家”62处。应该说,“委员之家”的建设工作已经实现由先行试点向全面推开转变,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召开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指导原则,强化工作措施,对于更好地推进“委员之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加强“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不断深化对建设“委员之家”重要意义的认识

       “委员之家”建在基层、建在社区,推动了政协组织履职触角向下延伸,对于人民政协事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设“委员之家”是政协组织深入践行群众路线的直接体现。群众路线是政协工作的生命线,人民群众是政协履职的力量源泉。“委员之家”最为可贵之处,就是促使政协委员真正融入群众,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经常化。我注意到不少“委员之家”建立了政协委员对口帮扶基层群众制度,开展了“民情联络周”活动,这样通过“委员之家”这个平台,广大政协委员有了更多的联系服务群众的机会,能够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接触,直接倾听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离群众越近,我们履职的底气就越足、腰杆就越硬。其次,建设“委员之家”是健全政协组织体系的重要举措。有了“委员之家”,我们在乡镇一级就有了乡镇政协工作室和“委员之家”两个平台。可能有的同志认为,乡镇一级有了政协工作室,再建立“委员之家”是不是重复了,似乎没有必要。其实不然,乡镇政协工作室作为一级组织,其职能应侧重于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而“委员之家”作为活动载体,其作用应侧重于联系交流、履职服务。两者的关系互为补充、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合理有效的政协基层组织体系,对这一点我们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把握。再次,建设“委员之家”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有力抓手。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只有让委员动起来,政协工作才能活起来,政协组织的潜力才能真正激发出来。这些年我们一年开展一个主题实践活动,主要目的就在于此。“委员之家”让我们在发挥委员作用方面又进了一步。从大家发言看,“委员之家”功能非常完善,可以学习交流联谊交友,可以通报情况知情明政,可以开展便民公益活动等等,既改变了以往活动形式单一问题,又较大地增加了活动密度频度,有效解决了以往存在的“年委员,季常委,一年一次会,来年再相会”的问题,增进了委员间的联系交流和优势互补,形成了“1+1>2”的聚合效应。因此,我们要站在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建设“委员之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推进“委员之家”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准确把握建设“委员之家”的原则要求

         “委员之家”建设工作虽然取得初步成效,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有的虽然拉起架子来了,但场所、人员、设施还不尽完善;有的虽然硬件设施基本健全了,但缺乏制度机制;有的虽然制度机制有了,但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从全市层面上看,各区(市)、各专委会、各界别建设工作还存在不平衡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实践中认真研究解决。

        要在硬件建设上持续发力。硬件是基础,是“委员之家”正常运转的前提和保证。这次会议印发的《关于加强“委员之家”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委员之家”建设要达到“五有”标准,即有组织,有场所,有设施,有制度,有活动。前“三有”主要说的是硬件标准。目前已建成的“委员之家”硬件条件基本具备,但有的相对简单简陋。下一步,各区(市)政协、市政协各专委会要按照《意见》的要求,指导“委员之家”根据自身情况,提升完善硬件建设,可以设计制作体现自身特色的标识牌、公告栏和桌牌等,可在场所内增设电视、棋牌、健身器材等设施,从而提升“家”的档次,营造“家”的氛围。硬件建设不要搞“一刀切”,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为、有序推进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抓好硬件建设,为“委员之家”发挥作用夯实基础。

        要在健全机制上加大力度。靠感情,只能管一时;靠制度,才能管长远。要充分发挥制度机制的规范保障作用,健全“委员之家”的各项制度机制,确保“委员之家”深入持久地发挥作用。要建立学习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加强对统战政协理论、人民政协知识、文化历史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拓宽委员视野,提升委员履职能力。要建立完善联系制度,做好统计摸底,熟悉辖区政协委员的分布情况,建立委员信息库和联系卡,完善委员情况基本数据,采取定期走访、座谈交流、情况通报等办法,加强同委员的经常性联系。要建立完善履职制度,制定委员调研视察、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等工作机制,做到履职活动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点评、年末有总结,组织活动有人牵头,开展活动有人服务,总结成果有人负责,实现活动安排制度化、活动内容主题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成果最大化。

       要在融合互动上多做文章。“委员之家”作为政协组织体系的重要一环,功能非常丰富。《意见》提出把“委员之家”建设成为学习之家、民主之家、履职之家、联谊之家、温暖之家,实质上对“委员之家”功能作出较为全面系统的定位。要全面实现这些功能,单靠“委员之家”不行,必须注重与政协各层面多角度的融合互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委员之家”作用。这里我点两个方面的融合互动问题,一要与加强乡镇政协工作结合起来,处理好“委员之家”与乡镇政协工作室的关系,坚持联系区别的观点,既不能搞成“两张皮”,又要突出各自优势特点,使两者相互融合,攥成拳头,织密政协基层“网”。二要与发挥政协界别特色结合起来,总结好“三服一推”、“三联一结”等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做法,把“委员之家”开辟为界别活动的新阵地,使界别工作更加实在、更加经常、更加有效,让界别特色在“委员之家”生根发芽,开出绚丽的履职之花。

       要在发挥作用上多下功夫。能不能让委员们动起来,是“委员之家”建设的根本目标和评价标准。我们要强化创新意识,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拓展活动内容,真正使这个“家”活起来,动起来。要通过组织学习交流、参观考察等活动,使“委员之家”成为委员联谊交友的平台;通过开展调研视察、情况通报等活动,使“委员之家”成为委员知情明政的看台;通过各种例会、委员论坛等形式,使“委员之家”成为委员建言献策的讲台;通过举办公益捐助、慈善救助等活动,使“委员之家”成为委员展示爱心的舞台。需要强调的是,“委员之家”最大的优势在于贴近基层、贴近群众,因此“委员之家”开展活动一定要把“民”字作为最亮底色,多搞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多反映老百姓的心声心愿,在服务群众中树立政协的形象,擦亮政协的牌子。

       三、确保“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有序有效运行

         “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区(市)政协、各专委会的大力推进,需要广大政协委员热情参与,需要基层党委政府的积极支持,我们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委员之家”是市政协党组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各区(市)政协、各专委会要把“委员之家”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要按照《意见》要求,认真制定“委员之家”建设推进方案,细化实施细则,明确责任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逐步把“委员之家”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各界别召集人和乡镇政协工作室主任作为“委员之家”的具体负责人,要强化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注重听取委员们的意见建议,把这块阵地建设好、管理好、维护好。

       要注重营造良好氛围。搞好思想发动,使广大政协人充分认识到“委员之家”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激发他们参与“委员之家”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宣传带动,通过政协会刊、活动简报、政协网站等形式,加大对“委员之家”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及时反映开展情况,充分展示建设成效,不断扩大“委员之家”的影响。抓好典型带动,及时总结和推广活动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深入扎实开展。

       要加大指导考核力度。各区(市)政协、各专委会要加大“委员之家”建设工作的指导力度,坚持问题导向,及时了解和掌握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认真协调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探索中创新、在总结中改进、在完善中提高,真正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建立健全激励评价机制,市、区(市)政协应加强对“委员之家”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适时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在委员履职百分制考核中,提高委员参加“委员之家”活动的赋分权重,充分调动委员们的参与热情。

       同志们,当前我市“委员之家”建设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今后还会遇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探索和创新。希望大家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完善措施,加大力度,推动“委员之家”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为政协事业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