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名胜古迹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文史博览 > 名胜古迹

普照寺石刻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7次时间:2014-10-16
普照寺是古峄县佛教名刹,位于枣庄市区西北约20公里,属于山亭区西集镇。普照寺始建年代不详,明代万历年间和清代道光年间进行过维修,据此可知此寺应创建于元代以前。普照寺现保存的大殿,明代是供奉佛像的后殿,殿檐下大门两侧嵌有明代石碑两通,上面勒刻着文学家贾三近的诗作,字迹清晰完好。石碑摩刻时间是万历十一年9月(公元1583年),其时正值贾三近由南京光禄寺卿任上解职第二次在家闲居期间。在五年闲居时间里,他为了撰写《峄县志》而穷郊原,访耆旧,悠游泉林,在普照寺结识了住持僧圆泰,二人促膝交谈,十分投机,以后便时常往来,纵论佛理禅旨。贾三近虽然是个文学家,但佛学知识渊博。壁上镶嵌的两首诗,便是他于万历十一年秋季两次到普照寺,应圆泰长老之请留下的,右侧碑刻文字为:
游普照寺诗一章,有序。峄西暨(即今西集)普照兰若岁久倾圯,主僧圆泰与比丘众及诸檀越共谋修茸,新兹废宇,复成宝坊,信义举也。嘻!黄花翠竹,俱是燕提;一草一木,皆属功德。惟具善根者能知之。
一自传灯后,开山直到今。
祗园金作地,宝界玉为林。
有相非真相,无心是道心。
人无成胜果,千古度迷沈。
历万癸未岁十月之吉,如如道人贾三近书。
嵌在殿门左侧壁上的碑刻其大小同右碑相仿,碑文如下:
予春初过普照禅室,识僧圆泰者,性根简澹,洞悉禅旨,矫然一角,假乱世之紫衣者流。早尝遨遨五岳间,今复归栖旧庐。其地幽涧泉清,高峰月白,似得佛法大意者,因再为一诗与之。
闻说西方士,频年转法华。
著经翻贝叶,谈偈落天花。
鹿苑阶前地,恒河掌上沙。
本来身具足,何用觅三车。
万历癸未十一月朔日石葵贾三近书。
大殿后面还保存一通清代道光年间的碑刻,碑额篆书“龙河精舍”四字。龙河,即指今西集河,精舍是寺庙的别称,碑上所指正是普照寺,碑上款题《龙河精舍记》。主要记述普照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寺庙情况以及当时维修经过。碑文出自滕县人王东槐之手。王东槐,清道光进士,曾任江西道监察御史,湖南衡州知府,署福建按察使,湖北盐法道等职。作此碑记时,王东槐正以拔贡候选教育谕身份在家赋闲。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