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历史人物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文史博览 > 历史人物

墨学创始人墨子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7次时间:2014-10-16
墨学创始人墨子
李广星
 
       墨子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小邾国(在今滕州境内)人,大约生于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是目夷氏的后裔。据《史记 ·殷本纪》记载:“契为子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目夷氏。”目夷氏原是商王朝 建立的同姓方国,位于滕州市东南部。入周之后,目夷国变为小邾国,先后曾为宋、邾、鲁、齐等国的附庸。随着历史的变迁,目夷氏从贵族降为平民(目夷即墨夷,后省为墨姓)。 据《琅缳记》与滕州民间传说,墨子出生前,“其母梦日中赤乌飞入室中,光辉照耀,目不 能正,惊觉生乌,遂名之”。乌即翟,是凤凰的别名,因而取名墨翟。“子”是后人对墨翟 的尊称。滕州市木石村有目夷亭,村西为狐骀(即目夷)山、目夷河,村东是落凤山,传说墨子出生时,凤凰落于此山而得名。? 
墨子的家乡是古代文化科技最先进的地区,父亲是位能工巧匠,母亲非常贤慧。先进文化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他的勤奋、纯朴与灵敏,很快学会了木、车、皮革、制陶、冶金等手工工艺。同时,他拜师求教,学习文化科 学知识,逐渐成长为一位深沉、博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杰出人才。墨子的木工技术很高,可与鲁班媲(pì)美,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削成一块三寸的木材,做成车闸。墨子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力学原理,并作出“力,形之所奋也”的力学定义和弹性力学、杠杆平衡原理、滑轮受力、斜面受力、物体平 衡受力等方面的定义。他利用杠杆原理研制成桔槔(jié gāo),用于提水。他还制造了辘轳、滑车和车梯等,用于生产和军事,受到人们的称赞。经过学习与实践,墨子提出:“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不同的手工业工匠各有特殊的技巧,但都要遵守共同的标准、法则。制方要用矩尺,制圆要用圆规,取直要绷紧墨线,取平要用水平仪,取垂直要用悬挂的垂线。这五种标准,是各类工匠遵从的普遍法则。?
墨子对光学很有研究,涉及物影生成、小孔成像(影)、光线反射、平面镜成像、凹透镜成像、凸面镜成像等许多方面 ,几乎包容了光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对于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若干物影成像,进行了 精彩的描述。有一次,墨子进行光学试验,他在北屋朝阳的墙上开一个小孔,让一个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在阳光照射下,屋内相对的墙上出现倒立的人影。墨子通过小孔成像的光学实验 ,阐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即光从上、下直射,人的头部与足部成影在下边和上边,构成倒影,成为后代摄影技术的先声。?
墨子不仅重视实践,而且重视理论。他好学深思,苦读博览。最初学习古代传统文化和儒学,曾跟周官史角的传人学习周礼,“修先圣之术,通六艺之论”,遍读百国《春秋》。墨子平日言谈、讲学、辩论,经常引用《诗 经》、《书经》和周、鲁、燕、宋、齐等国的《春秋》,对中国传统文化典籍非常精通。他在学儒的同时,发现了儒家的缺点,“以为其礼烦扰而不悦,厚葬靡财而贫民,久服伤生而害事,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孔子推崇周公,墨子效法夏禹。他称颂夏禹亲自拿着木锨疏通江河,治理洪水,奔波劳累得股上没有肉,腿上没有毛,是为天下利益艰苦奋斗的圣人。他对儒家“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强执有命,繁饰礼乐”等内容进行批驳,与儒学分道扬镳,提出自己的观点,创立了墨学。墨学主要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等十大政治思想主张。墨子思想里最核心的东西 是“兼爱”。所谓“兼爱”就是尽爱世上之人。他认为,“爱”是无差等无厚薄的,提倡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爱,比起儒家的“爱有差等”更具有进步意义。他主张的“非攻”,与“兼爱”完全一致 ,极力反对掠夺战争,认为掠夺战争是一种极不正义的犯罪行为。他在治理国家方面,提出了很多进步的主张。在政治上,主张“尚贤使能”,注重选拔使用人才; 主张“不别贫富、贵贱、远迩、亲疏”,做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只要是贤能的人,就要提拔重用,让他们当官。他针对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挥霍浪费和放纵私欲,提出节用、节葬、非乐的主张。他“非乐”反对的是颓废淫荡的靡靡之音,并不反对音乐本身。他主张节用节葬,是合情合理的,符合人民的愿望,也是很有胆识的,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意义。他不赞成“命运”之说,是先秦思想家中第一个明确反对“命定论”的人。他把“天”和“命”区分开,相信“天”而不相信“命”。他把本来只是一片苍茫的天说得有意志、有感情,把一切自然发生的现象看成是上天爱人的表现,其目的是给“兼爱”思想确立至高无上的权威。此外,在自然科学、文化教育、 逻辑学、军事防守、工程技术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宇宙观、力学、数学、光学等方面的见解,与近代科学原理相比,几乎完全相同。?
墨子多次与儒家弟子辩论 。一天,巫马子对墨子说:“你行义,没见有人帮助人,也没见鬼神赐福给你。但是你还在做,你有疯病?”墨子回答:“假若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表里不一,一个表里如一,你看重哪个?”巫马子说:“我看重后者。”墨子说:“既然这样,你也看重有疯病的人。”一次,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贱不同,但作为却一样。我认为有无作为不在于服饰。”用事实折服了公孟子。墨子对程子说,儒家学说有四个方面足以 丧亡天下。程子说墨子诋毁儒家。墨子说此为告闻绝非诋毁。数日后,墨子又与程子辩论,称赞孔子。程子问:“您一向攻击儒家,为什么又称赞孔子?”墨子答道:“孔子也有合理 而不可改变的地方,应予区别对待”。墨子坚持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了“不以言废人”。 ?
鲁国南部有一个名人叫吴虑,冬天制陶,夏天耕作,自比尧舜。墨子听说后就去见他。吴虑对墨子说:“义,贵在切实可行,何必空言!”墨子说:“你亲自陶稼,分之于民,获利太小。我认为不如诵读与研究先王的学说,通晓与考察圣人的言辞,在上劝说王公大人,在下劝说平民百姓。王公大人采用了我的学说,国家一定能得到治理;平民百姓采用了我的学说,品行必有修养。所以我认为,即使不耕作、不纺织,而功劳胜过耕作与纺织。我到各国宣传义,可以救天下,获利巨大,怎能不去宣传呢?”?  
墨子以“兴天下之利,除万民之害”为己任,到处奔走,宣传行义。经过实践,他深感靠一个人的力量不够,必须更多的人为 此献身。约在三十岁之前,他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综合性平民学校,培养了大批人才。史称“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其学说成为“言盈天下”的显学 。墨子知道,仅靠说教不行,还必须有坚强的实力作后盾才能成功。于是,他组建了有纲领、有组织和纪律严密的墨家团体,其领袖为巨子。墨子要求成员身穿粗布 衣,以自苦为荣;不仅要有知识和专业技能,多数成员还要接受军事训练,并随时准备打仗,为兴利除害献身。墨家学派是中国最早的民间武装团体。?
墨子除聚徒讲学、组织团体之外,还周游列国。弟子魏越说:“先生见到各国之君说什么呢?”墨子答道:“每到一国,必须选择那些急需的事先讲。国家混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穷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喜好声乐沉迷于酒色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抢夺侵凌则语之兼爱非攻”。他四处奔走,“上说诸侯,下教民众”,“强聒而不舍”,“遍从人而说之”,席不暇暖,摩顶放踵,东北游齐,西游卫、郑,南游宋、蔡、楚、越等国。?
有一次,墨子率弟子到卫国游说,车中载书甚多,他的弟子弦唐子感到奇怪,问墨子带书何用。墨子说:“过去周公每天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七十个读书人,所以他知识渊博,政绩显著。我上没有治理国家的责任,下没有耕种土地的任务, 怎么敢不读书呢?”墨子到卫国后,对公良桓子说:“卫是小国,处在齐、晋两国之间,就象穷家处在富家之间一样。穷家如学富家那样花费,那么穷家很快就破败。现在您的家族,好车好马数百,穿文绣的妇人数百。如国家有难,用这些妇人抵抗,还是用士人?”公良桓子不知所云。墨子又说:“如把这些钱财用来养士,可养一千多人。一旦遇到危难,士可保护您的安全。”公良桓子点头称是。?
墨子离开卫国后到齐国游说。不久,派管黔到卫国推荐弟子高石子从政。卫君给予高石子优厚的俸禄,安排在卿的爵位上。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每次都详细讲述墨子的治国方略,卫君只是点头称好,却不采纳实行。因此,高石子辞官回去,向墨子汇报说:“以前先生讲过,天下无道,仁义之士不该处在厚禄之位 。现在卫君无道,我不愿在那里贪图俸禄和爵位。”墨子听了很高兴,把禽滑厘召来说道:“你听听高石子的话吧!背义而向往奉俸禄的人很多,拒绝俸禄而向往义的人很少。高石子就是为义背禄之人。”?
墨子在齐国见到老朋友非常高兴。老朋友说:“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你何必独自吃苦行义,不如就此停止。”墨子说:“有个人生养了十个儿子,只有一个耕种,其他九个闲着,这一个耕种的不能不更加努力啊。为什么呢?因为吃饭的人多而耕种的人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您应该勉励我行义,为什么还劝阻我?”一天,墨子对弟子讲解义与利的关系。他说:“义,利也”;“万事莫贵于义。”为义就是要“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把“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作为衡量价值高低的标准。要“兼相爱、交相利”,做到“兼而爱之,从而利之。”他用利来规定义的内涵,把仁、义和爱的道德观念同利益、功利直接联系起来,表现了义利统一和重视功利的思想。?
墨子反对命运之说。有一次,他离家往北到齐国去,途中遇到算卦先生。算卦先生看了看墨子说:“历史上的今天,黄帝在北方杀死了黑龙。你的脸色黑,不宜向北去。”墨子不听,继续向北走,到淄水边风浪大没能渡河又返回来。算卦先生说:“我对你说过不能向北走。”墨子说:“人的脸色有黑有白,假如实行你的办法,人们就不能往来。这是困惑人心,你的言论不能用。”?
齐国将要攻打鲁国,墨子听到消息后急忙劝阻。墨子对齐大将项子牛说;“攻打鲁国,是齐国的大错。以前吴王夫差先后攻打越国、楚国、齐国,获得胜利。后来诸侯报仇,吴王大败。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灾祸必定反及于本国。”项子牛遂罢兵。此事之后,墨子让弟子胜绰去项子牛那里做官,以便于行义。后来,项子牛三次入侵鲁国,胜绰三次都跟去了。墨子听到这件事非常生气,派高孙子请项子牛辞退胜绰。高孙子转告墨子的话说:“我派胜绰,将以他阻止骄气,纠正邪僻。现在胜绰得了厚禄,却欺骗您,三次跟随侵鲁。胜绰明知故犯,把俸禄看得比仁义还重。”?
墨子为了兴利除害,实践其政治主张,推荐耕柱子到楚国做官。不久,有几个弟子去探访耕柱子。耕柱子请他们吃饭,招待并不丰盛 。这几个人回来告诉墨子,耕柱子在楚国没有什么用处,叫他回来吧。墨子答道:“这还未可知。”没有多久,耕柱子送给墨子200两黄金,说:“弟子不敢贪图财利违章犯法,这200 两黄金请先生安排使用。”这事说明墨家以公为家,大公无私,不积私产。
公元前440 年前后,楚国准备攻打宋国,请著名工匠鲁班制造攻城的云梯等器械。墨子正在家乡讲学,听到消息后非常着急;一面安排大弟子禽滑厘带领三百名精壮弟子,帮助宋国守城;一 面亲自出马劝阻楚王罢兵。墨子急急忙忙,日夜兼行,鞋破脚烂,毫不在意,十天后到达楚的国都郢(注:当时郢在今湖北的宣城,非江陵)。到郢都后,墨子先找到鲁班,说服他停止制造攻宋的武器,鲁班引荐墨子见楚王。墨子说:“现在有一个人,丢掉自己的彩饰马车,却想偷邻居的破车子;丢掉自己的华丽衣裳,却想偷邻居的粗布衣,这是个什么人呢?”楚王不假思索地答道“这个人一定有偷窃病吧!”墨子趁机对楚王说:“楚国方圆五千里,土地富饶,物产丰富,而宋国疆域狭窄,资源贫困。两相对比,正如彩车与破车、锦绣与破衣。大王攻打宋国,这不正如偷窃癖者一样?如攻宋,大王一定会丧失道义,并且一定会失败。”楚王理屈辞穷,但借鲁班已造好攻城器械为由,拒绝放弃攻宋的决定。墨子又对楚王说:“ 鲁班制造的攻城器械也不是取胜的法宝。大王如果不信,就让我与他当面演习一下攻与守的战阵,看我如何破解它!”楚王答应后,墨子就用腰带模拟城墙,以木片表示各种器械,同鲁班演习各种攻守战阵。鲁班组织了九次进攻,结果九次被墨子击破。鲁班攻城器械用尽,墨子守城器械还有剩余。鲁班认输后故意说:“我知道怎么赢你,可我不说。”墨子答道:“我知道你如何赢我,我也不说。”楚王莫名其妙,问:“你们说的是什么?”墨子义正辞严地说:“他以为杀了我,宋国就守不住,但是,我早已布置好,我的大弟子禽滑厘能代替我用墨家制造的器械指挥守城,同宋国军民一起严阵以待!即使杀了我,你也无法取胜! ”这番话,彻底打消了楚王攻宋的念头,楚王知道取胜无望,被迫放弃了攻打宋国的计划。墨子完成止楚攻宋的壮举后,返回鲁国。途经宋国时,天下大雨,城门紧闭。墨子想到闾中( 里巷大门内)避雨,守门者竞不让墨子进去。墨子不愿誉于世人,所以也不想说明真情,遂扬长而去。?
在墨子止楚攻宋取得成功的第二年,恰值楚惠王当政五十年,墨子为宣传其政治理想,专程到楚国献上自己的著作。楚惠王读了此书后对墨子说:“您的大作很好。请您留在楚国,做我的顾问。每年俸禄一百钟,委屈您这位贤圣人了。”墨子看出惠王不准备实行自己的学说,于是决意辞行回家。临行之前,墨子想再见一次惠王,惠王说自己老了,派大臣穆贺为墨子送行。墨子利用这个机会,又向穆贺陈述自己的学说,但没成功。鲁阳文君听说此事,认为不妥,于是对楚王说:“墨子是有名的北方贤圣人,您不给予礼遇,岂不是叫天下士人寒心吗?”楚王觉得鲁阳文君说得有理,许诺把方圆五百里的土地封给墨子。楚惠王封地五百里的厚禄,没有动摇墨子坚持自己学说的决心,毫不犹豫地拒绝封地。他对鲁阳文君说:“我听说贤人进谏,君王不听,不接受赏赐;仁义学说不被采用,不滞留于朝廷。现在我的学说未被应用,所以我决定回鲁国去。请你向楚王转达我的谢意。”?
与拒楚分封相似,墨子还推辞了越王的分封。有一次,墨子派弟子公尚过前往越国做官。公尚过向越王介绍墨子,越王很高兴,对公尚过说:“先生如能请墨子到越国教导我,我愿意分出过去吴国的地方五百里封给墨子。”公尚过答应了。于是给公尚过套了五十辆车,到鲁国迎接墨子。公尚过见到墨子,说明越王的意图。墨子问:“你看越王能听我的话吗?”公尚过说:“恐怕不一定。”墨子说:“如果越王能听我的话,用我的道理,只要有饭吃、有衣穿,跟其他大臣一样待遇就行,何必要分封的特殊待遇呢?越王不听我的话,而只要我接受分封,这不是让我出卖义吗?同样出卖义,在中原国家好了,何必跑到越国?”于是,拒绝了越国的分封 。?
鲁阳文君非常饮佩墨子的道德学向,经常请墨子到其封地讲学。墨子曾对鲁阳文君讲, 世俗的君子知道小事却不知道大事。他们也曾讨论风俗与仁义的关系,讨论何为忠臣。文君认为,忠臣应该绝对服从,叫怎样就怎样。墨子指出,你说的忠臣不过是个影子而已。所谓忠臣应能正国君的偏邪,崇尚同一,实行兼爱,不结党营私等等。鲁阳文君准备攻打郑国,墨子听到消息立即劝阻。文君说:“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这是顺应上天的意志。”墨子说“郑国人残杀其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它三年不顺利。而你又要进攻郑国,说是顺天之意,这好比邻人惩罚他的坏儿子,你也举棍跟着打,说是顺其父之意,这不是十 分荒谬吗?”鲁阳文君遂停止侵郑。?
楚、越两国经常在长江上进行船战,越国凭着水势,屡次打败楚国。鲁班南游到楚之后,帮助制造了船战用的钩、镶等先进武器,楚国因此战胜了越国。鲁班向墨子夸赞钩、镶。墨子说:“我义的钩、镶,胜过你船战的钩、镶。讲义可以互爱互利,讲战造成互相残杀。”鲁班对墨子说:“我没有见你之前,想得到宋国。自从见你之后,给我宋国,假如是不义的,我也不会接受。”墨子说:“你这样讲,是我把宋国送给你了,你努力维护义,我将送给你天下。”?
鲁国国君请教墨子:“我害怕齐国攻打鲁国,可以解救吗?”墨子答道:“可以。我希望您对上尊天敬事鬼神,对下爱护百姓;准备丰厚的皮毛、钱币,辞令要谦恭,赶快礼交四邻的诸侯,驱使全国的人民,抵御齐国的侵略。这样,祸患就可以解救。不这样,就无其他办法了。”鲁君对墨子说:“ 我有两个儿子,一个爱好学习,一个喜欢将财物分给人家,谁可以作为太子?”墨子答道:“这还不能知道。他俩也许是为赏赐和名誉而这样做的。钩鱼的人躬着身子,并不是对鱼 表示恭敬。我希望主君能以志功为辨,把他们的动机和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考察,然后决定谁为太子。”? 
墨子与宋国之君同宗,由平民成为“北方圣贤之人”后,各国诸侯对墨子评价很高,纷纷请他为官,博取爱士的美名。宋昭公时,派人请墨子到宋国参政。墨子欣然前往,希望能在宋国实践自己的学说。宋昭公认为墨子的学说很有道理,就拜墨子为宋大夫,参与管理朝政。宋昭公末年,戴欢为宋大宰,司城皇专政。二人争权夺利,互相残杀,子罕击败戴欢后,又追逐宋昭公,篡夺了政权。墨子仗义直言,极力以兼爱劝阻,竞被囚禁。墨子被囚禁之后,引起各界人士的反对。墨家弟子义愤填膺,积极营救墨子,采取各种措施:一 是 当面论理,要求放人。二是广造舆论,争取各方支持。三是组织武装力量,万不得已采取相应措施。于此同时,各国纷纷派人劝说释放墨子。迫于内外压力,宋不得已放出墨子。?
墨子听说齐国又想打鲁国,不顾高龄,亲自去齐劝说齐太公田和。墨子先是以刀砍人,人头猝然落地算刀锋利作为比喻,进而问谁承担杀人责任。齐太公说,杀人的责任不在刀锋利,而在于执刀的人。墨子说 :“兼并倾复弱小的国家,无辜屠杀百姓,谁应该承担这无道不义的责任呢?”齐太公想了好久,不得不承认:“我应当承担责任。”?
墨子在几十年的教学、游说活动中,很重视辩论和言辞交际。他对弟子说:“辩学的目的是搞清是非的界限、国家治乱的规律、同异的所在、名实的道理、利害的分别和疑难的问题,归结起来就是要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他创立了名、辩、类、故、法等逻辑范畴及主要论式,成为人类三大逻辑学中最早的一个。?  
墨子反对侵略战争,但主张积极防御,讲求战争器 械与技术的运用,论兵法攻守都很精到。他的大弟子禽滑厘曾经多次向墨子请教防御之道。墨子说:“你问哪种防御方式?”禽子回答说:“现在攻城常用的进攻方法有临、钩、冲、 梯、埋、水、穴、空洞、蚁附轒轀(fén wēn)、轩车等十二种,请问先生应该怎样防守”。墨子回答了如何防守十二种进攻之后又说:“城墙厚而高,壕沟深而宽,修好望敌之楼,防守器械齐备,粮食材草充足,防守人员精干,官民和睦,全民皆兵,国君讲信义,大臣争立功,赏罚严明。具备这些条件,城就可以守住。”禽子听后起身再拜,说:“先生讲得很好,请先生讲讲战争防御问题。”墨子说:“我一贯反对侵略战争,支持被侵略国家抵抗自卫。关于防御,最重要的是战前作好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准备。我在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蛾傅、迎敌祠、旗帜、号令、杂守等篇中 讲得比较具体,有战役指挥、战前动员、全民参战、兵器机械、粮食柴草、兵役制度、军事训练、组织纪律、赏罚奖惩等内容,你可以学习研究。”墨子的军事学说以守为主,而《孙子兵法》以攻为主,都是我国兵书的精典。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称墨子是伟大的军事家。?
墨子晚年回到家乡不久,即与家人一齐去祭祀祖先。他先到殷微子墓前,又到目夷墓前祭祀。墨子肃立墓前,追思先祖治国有方,使宋国得显于诸侯的丰功伟绩;敬仰目夷的让国之风,只为义而不慕荣利的高尚人格。墨子祭祖之后,又与几位弟子漫游染山。他看到染丝的情景感慨万千,叹息到:“白丝染于青色的染水就变成青色,染于黄色的染水就变成黄色。染水一变,被染的丝的颜色随即改变。”他又从染丝讲到环境对人的影响,指出每个人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慎重选择与自己相处的人,任人为贤,尚贤使能。?
年事已高的墨子,已无力再出游各国行义。他回忆数十年来为了宣传自己的主张,创办私学、招收弟子、组织团体、研制器械、周游列国、制止战争等一系列重大的活动,既问心无愧,又忧虑重重。为了让后来者继续实践墨学、兼爱天下,他与弟子整理其言行,编写出《墨子》一书。墨子创立的墨学,当时被世人称为显学。《墨子》七十一篇,是他一生言行的忠实写照,内容丰富深邃(suì),博大精深,其中有智德并修 、兼爱救世的思想,创造发明、逻辑论辩的倡导,知行并用、利人牺牲的见解,刻苦实践、强力而为、自苦为极的主张,尚贤尚同、民主政治的作风,生产节约、消费分配的理论,防御非攻、抵抗侵略的实践等,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不朽之作,因此被人称为人类文化的瑰宝。? 
周安王十二年(公元前390年 )前后,墨子带着他所描绘的社会蓝图,离开了这个战乱动荡的人间。据传弟子们遵照他生前节葬的主张,将他的遗体从简安葬于狐骀山下的苍松翠柏之中。他的陪葬品极其简单,最有价值的是一部《墨子》的手稿。墨子死后,其弟子分为三大派别,为弘扬墨学而继续努力。?
墨子生前对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自己的学说非常自信,曾经慨然而呼:“天下无人,则子墨子之言犹在!”历史发展到今天,充分证明了墨子的论断很有道理。就象夜明珠出世那样,墨学在近百年来获得新生、重放异彩。
墨子是科圣,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和社 会活动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墨子是世界上最讲“爱”的人,把墨子与黄帝、 华盛顿、卢梭并列为世界第一伟人。毛泽东主席高度评价“墨子是个劳动者,他不做官, 但他是比孔子高明的圣人……。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毛泽东评点古今人物》) 。为弘扬墨学,振兴中华,纪念科圣墨翟,1992年金秋之季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在火车站广场塑立了12米高的大型墨子铜像;1993年5 月兴建了墨子研究中心和墨子纪念馆;最近,正在筹建墨府、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墨子》。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