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长遐
当前,我市处于城市转型、赶超发展的攻坚阶段,根据我市历史的发展以及周边城市奋勇争先的经验来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依然是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城市建设、民生改善的总抓手。但由于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优惠政策清理取消、土地供应紧张,产业投资需求不旺,我市招商引资要想取得显著实效,必须戒除浮躁急功心理,狠下决心、下大气力在全面摸清家底、园区载体建设、体制机制改革、产业基础配套、基地平台建设、营商环境优化、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
一、全面摸清家底
(一)摸清土地家底。由国土、经信、发改、商务、财政等部门联合成立清土地、清项目的专门工作小组,全面统计各类园区、开发区内外可再重新整合利用的土地,根据项目企业纳税情况及其占用土地使用情况分类采取集约节约用地措施:一是对项目闲置用地依法或协商收回;二是对项目中止建设满1年以上,或者未开工建设面积达应开工建设面积四分之一以上,或者空置项目用地3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延长半年建设期,半年后仍未开工建设的,依法或协商收回;三是对没有达到投资合同或协议投资强度的项目,督促半年内追加投资,到期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或协商收回;四是对占地规模大,但纳税少,产业水平低,与周围产业关联度低的项目,清出园区,“腾笼换鸟”。通过清理为重大项目、“三高一特”产业和重大民生项目建设腾挪用地空间,缓解土地对招商引资项目的制约。
对清理出来的可利用的存量土地,按照所在区(市),开发区(园区)或区外,周边产业基础情况,交通区位情况,基础设施配置情况,产业链分布情况,拟招引产业项目种类等分类建立台账,画好“全市招商引资土地分布地图”,及时动态向有关招商引资部门发布,让工作部门和投资客商对项目最适合落在哪、最适合在哪发展都一目了然,避免客商来考察需要临时调度,满枣庄跑,从而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摸清产业项目家底。对全市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梳理统计,按照煤化工、水泥、橡胶、煤电、机械机床、玻璃、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信息、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商贸物流、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分类整理,排查摸清我市主导产业中的领头企业,链条中优势项目,产业链条缺乏项目,拟对外招商合作项目。在此基础上,编制我市《招商引资产业指导目录》,引导帮助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项目企业积极规划包装对外招商合作项目,围绕链条短缺项目积极规划包装一批壮链、补链项目,编印《全市重点对外招商项目目录》,明确对外推介招商项目重点,同时让投资客商对来我市投资该类项目的各种发展优势提前有很明晰的掌握,提高洽谈的成功率。
二、强化载体建设
园区是项目集聚地,是产业集群地,园区发展水平代表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我市各类园区建设,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明确产业规划,实现错位特色发展。各省级经济开发区以及乡镇各类园区重点围绕2-3个优势产业,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吸引相关产业配套集群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和行业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我市煤化工、锂电产业、新医药等产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二是开展合作共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探索税收分成、投资管理等合作共建模式,紧紧抓住山东省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机遇,主动与青烟威等城市结对子,签订城市合作共建协议,开展城市间高层互动,高层推动。重点合作共建经济开发区,在开发区内建设“加工贸易特色产业园”,组织产业转移项目“相亲会”。
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助推企业创新发展。结合各开发区的优势和发展规划,积极搭建服务外包、检验检测、教育培训以及新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设立公共实验室,提高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吸引国家专业认证、评估、审批机构进驻平台,推进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四是拓宽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吸引民营资本、金融资本开发建设开发区,提升开发区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水平,增强对项目入驻开发区的吸引力。
三、多方联动共促
一是配强专业招商队伍。招商引资竞争激烈,要“虎口夺食”与先进地市争夺项目,必须要有一支精通业务、熟悉法规、善于谈判、作风过硬的招商队伍。招商人员作为特殊商品的推销员,要具有丰富的金融投资、经济管理、国际经贸、法律法规、商务谈判及相关行业的专业知识,还要吃透市情,充分掌握现有的主导产业、优势资源、潜在市场及成熟项目,有的放矢地对外推介项目,还要有招商信息的敏感性,对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重点关注,有效捕捉商机,找准对接点。
二是积极争取重大项目。发改、经信等部门要加大对上争跑力度,在力争延期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政策的同时,竭尽全力争取国家、省级将战略性、全局性的重点项目适当向我市这样资源枯竭型、西部经济隆起带城市倾斜,切实在枣庄建设2-3家国家或省级重点大项目,尽快培育1-2家上市企业,强力吸附一批关联配套企业集群发展,做强工业实体经济,带动服务业繁荣发展。
三是注重以企招商。通过聘任本市发展较好的企业法人担任企业“招商局长”等做法,发挥企业家人脉资源丰富、信息面广的优势,围绕企业自身上下游产业链招商引资,既能推进本地企业发展,又能帮助外地客商下定投资决心,切实提高招商实效。
四是鼓励情感招商。在当前经济态势和各种软硬件都雷同的形势下,把“家乡情”、“故土情”、“合作情”等情感因素作为坚定客商来枣投资决心的催化剂和粘合剂,鼓励工、青、团、妇、侨联、侨办、台办等部门积极投入到招商引资工作中来,充分发挥这些部门关系广、联系面宽、信息灵等优势,开展情感招商。
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推行生态招商,坚决不引进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宁愿缓发展不要重污染。
二是推行“环境招商”,不断提升教育、交通、物流、通讯以及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等发展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宜娱城市,增强城市魅力,保障投资企业招工、用工的便利性和稳定性,切实留住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在枣庄安心创业发展。
三是推行诚信招商,不轻易向客商许诺国家禁止或者本级政府无法兑现的优惠政策,一旦达成投资协议,政府要严格兑现,努力打造一言九鼎政府形象。继续实施项目落户全程代办、项目建设全方位跟踪制度,为客商提供零距离服务。有关部门要减少“门外汉”的指手画脚式的指导、检查。
四是强化综合服务。要多为企业提供国内外行业发展趋势、应对市场风险、国家政策解读、人才培训储备等服务,积极搭建招工用工信息平台、融资平台。对公安、城管、枣庄日报、电视台等部门下达服务性任务,提升他们服务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全市切实营造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厚氛围。
五是完善考核指标。科学优化现有招商引资考核政策,对市委、市政府不同部门分类下达任务目标,对主要业务部门下达强制性任务目标,没有完成的取消评选树优资格,对工、青、团、妇等社会群团组织以及各民主党派,下达鼓励性任务目标,调动他们参与招商引资的积极性。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