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提案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提案工作

关于加快医药产业园建设的建议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15-06-08

 民建      

    医药行业是朝阳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我市城市转型的重要支撑。医药产业园是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的主要载体,通过产业园把医药产业发展成为我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我市医药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发展,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打造100亿医药板块的战略目标。目前,我市医药产业涵盖了药品生产、流通、医疗器械生产、中药材种植等4大门类。全市共有药品(含医疗器械)生产经营单位及各级医疗机构3250家,其中,药品生产企业13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9家,经营企业1243家,各级医疗机构和用药单位1985家。2014年1—9月,全市实现销售收入22.25亿元、利税2.59亿元。全市医药产业初步形成了骨干企业带动、产品种类多样、产销快速增长的发展新格局。生产园区开始建设,滕州市规划设计了6平方公里的医药产业园,已吸引投资6亿元的威智医药、投资1.3亿元的瑞元生物医药等8家企业入驻。

    二、我市医药产业园发展不能满足需要

    我市医药企业呈现“小、散、弱”状况,企业间关联度小,缺乏规划引导和相关政策扶持,多数企业仍是单打独斗,全市仅有一处专业医药产业园,规划面积、企业数量和规模均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集群优势不明显。相比而言,菏泽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凸显了产业集群效应,菏泽市牡丹区医药产业园有医药企业26家,园区中的步长制药和睿鹰先锋制药跃居全国制药企业百强。

    三、加快我市医药产业园建设的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医药产业园规划,推动集聚化发展。当前,区域性医药产业版块将成为拉动医药行业发展的主力,我们要充分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谋划医药产业布局,建立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规模适度的产业集聚园区,用集聚优势弥补医药产业劣势。重点抓好以益康药业为骨干的化学医药产业园、以三九药业为骨干的中成药产业园、以赛诺康为骨干的原料药产业园、以康力医疗器械为骨干的医疗器械产业园、以威智药业为骨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同时,以山水药业、三九药业为带动,大力发展山亭、薛城和峄城中药材种植产业基地。

    (二)重点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打造发展龙头。鼓励三九药业、益康药业等实施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加大对康力医疗器械、山水药业、赛诺康生化等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育一批对行业发展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龙头企业。依托全市医药产业现有基础,进行产业链招商,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型医药公司与本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打造药企集团。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医药生产外包业务,使我市医药企业逐步融入高端产业链。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大型企业和中小特色企业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行业格局。

    (三)健全培养和激励机制,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从市级层面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提高政策吸引力,健全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多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对引进的高技术人才,在住房补贴、职称评定、设立专项奖励基金等方面制定奖励政策,完善技术参股、入股等产权激励机制。努力培养一批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家队伍,建立职业医药管理团队,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力度。鼓励企业与中高等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医药人才培养基地,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壮大企业人才队伍。

    (四)支持科技研发,推动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借鉴外地经验,设立医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果研发等工作。扶持已有的省市两级企业技术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科技投入,实施奖励政策,多出成果多出技术,推动现有企业科研机构上台阶。鼓励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借船出海、借鸡下蛋,建立稳固的研发队伍,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或体系。支持医药企业积极承接国际国内医药研发外包业务,尽快融入高端医药研发链。

    (五)完善融资体系,解决企业发展资金。完善企业融资体系,金融机构要提高对医药企业授信额度,积极为符合条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通过国家政策性贷款、财政配套资金和骨干企业资金共同入股的形式,建立医药产业融资担保平台,努力与国家开发银行进行沟通,争取获得长期政策性银行贷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对于生产规模大,经营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的医药企业,大力支持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

    (六)加大药品监管扶持力度,确保药品安全。针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现状,加大专业人员考录力度,尽快充实监管队伍。针对检验机构现状,建议加大投入,推进全市百件惠民实事之一的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加大督促检查力度。针对基层监管能力薄弱的现状,建议出台提升基层监管能力的政策和规定,加快乡镇监管所标准建设步伐,加大专项招聘力度,重点解决镇街监管所人员不足和专业人才少的矛盾;加大对各级政府的考核力度,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在监管所编制、经费、执法装备、快检设备等方面予以照顾,确保监管所有足够能力履职,为服务医药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