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提案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提案工作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15-06-08

 史  峰  张蓝兮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让孩子们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是市委市政府增进群众福祉,实现惠民目标的重要工程。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对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倾注更多的精力,投入更大的财力,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提高110元,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师待遇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义务教育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在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中,农村基础教育还处在相对弱势地位。一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从总体上来看,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办学水平还很不均衡,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落后于城区学校。二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在师资队伍配置上,农村学校普遍存在教师年龄结构老化,学历层次较低,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学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尤其是农村小学最为严重。三是农村学生转向城区学校就读现象突出。造成农村学校生源明显萎缩,班额严重偏小,而城区部分学校班额严重超编,这种不良循环己给学校办学带来诸多困难。四是农村辍学现象有待进一步控制。目前小学的辍学现象基本得到了控制,但初中辍学现象不容乐观,特别是山区乡镇中学辍学的现象有所反弹。

    为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只是第一步,“有学上”解决的是就学机会公平问题。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村家长对于孩子接受优质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要求“上好学”,“有好学校上”的愿望很强烈。县乡两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重点加大对农村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努力促进城乡间、校际间教育的均衡发展。农村学校要按照国家规定开全课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让农村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让农村的孩子同城里的孩子一样,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优质教育。

    二、进一步稳定、充实、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那只能是一句空话。师资队伍建设是教育教学质量的灵魂和关键,让教师队伍“活”起来、流动起来,才能做到优胜劣汰。建议县乡两级政府能从政策、经费、机制等方面对农村教师队伍给予大力支持。建立农村教师经费保障机制。如设立农村教师任教津贴,设立农村教师社会保障公积金,建立农村教师职称评定优惠政策,提高农村教师科研、培训经费,建立有效机制帮助农村教师解决家庭后顾之忧等。调整新教师招聘制度和教师柔性流动机制。建立“招聘的优秀教师在分配城镇学校若干年后必须反哺农村,经历农村学校服务期后再选调回城镇”的循环机制和“城区学校部分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农村教师也相应到城区学校从教一年,教师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柔性交流机制,形成合理的双向流动制度以保证学校之间的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三、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建议根据《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断完善“控辍保学”制度,宣传教育监护人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积极实施贫困生救助工程,确保每个适龄孩子不因家庭困难而失学。高度重视学生综合发展,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大力构建高效课堂,让学生“乐学、会学、学懂”。同时,要延伸学校育人功能,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人文关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努力畅通义务教育出口。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不景气,而职业学校学生就业供不应求的新形势下,应当紧紧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义务教育出口畅通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议下一步各县市区加大改革力度,采取在政策上倾斜,在资金上扶持,在就业上指导,不断整合优化职业学校的教育资源,激化内部竞争机制,扩大招生和就业规模。同时,各职业学校要狠抓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实用性和科学性,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和竞争力,要让职业教育更加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