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金凤
农业是我市经济的基础。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对确保我市农产品有效供给,保持农民收入稳步较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我市人均耕地较少,山地偏多,农业受自然资源约束日益凸显,靠增加自然资源投入来提高农产品产出的空间越来越小。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力,实行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土地流转慢、农业机械化水平低、龙头企业少、农业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为此,建议:
一是要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流转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的宣传,让广大干部群众吃透政策、统一认识、形成合力。要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通过树典型、学模范等措施,介绍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经验, 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流转土地的积极性、自觉性,为大规模土地流转工作创造条件。
二要提高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可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要结合我市实际,应选择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大力推广高性能复合型先进机械。示范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成熟的大中型农业机械。在解决好粮食机械化的基础上,努力实现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加快推进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等各产业机械化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全程和全面机械化。
三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促进龙头企业集群发展。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让农户更多分享加工销售收益。鼓励和引导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增加扶持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原料基地、节能减排、培育品牌。逐步扩大农产品加工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行业范围。适当扩大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试点范围。
四是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要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到位率,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药等节本增效技术措施。加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强化产业技术研究和生产实际结合;以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循环农业技术等为重点,启动一批农业行业科技项目;加强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五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以我市创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委契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坚持标本兼治,一手抓执法监管,一手抓标准化生产。加强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强化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大农产品国际市场开拓力度。要强化农业品牌建设,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抓手,积极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
六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基本农田,特别是要大力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机井、泵站等配套设施。在山区丘陵地带,要大力发展小型集雨蓄水设施、应急水源、喷滴灌设备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积。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