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提案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提案工作

关于完善我市 “两大高地”建设推进机制的建议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15-06-08

宋照东

 2013年8月,我省作出建设西部经济隆起带的战略部署;今年省“两会”进一步提出,将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促进与周边省市共同发展。这是我省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主动敞开胸襟,坚持走开放、交融、合作新路,努力在共创共建中实现共享共赢的战略决策。站在全省、全国的视角,感到我们在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上步子还不够大,距离“转型升级和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高地”(以下简称“两大高地”)的目标差距还比较大,亟需以更加开阔的心胸和眼界,去谋划和推进“两大高地”建设。

一应坚持谋划实施联动发力,尽快明确发展战略。省西部隆起带战略部署后,临沂、济宁、德州、聊城、菏泽行动迅速,分别于2013年四季度或2014年一季度,以市委、市政府名义或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实施规划或实施意见,都明确了打造发展高地的宏大目标,都表达了率先崛起的强烈愿望。目前,我省已被确定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日照、临沂等周边城市正在积极对接“一带一路”规划。与雄心勃勃的周边城市相比,我市各级在“两大高地”建设上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造势氛围不浓厚、调子不高、信心不足、危机感不强、落实不得力等问题,尚未形成想高地、谋高地、建高地、抢高地的强大合力。为此,建议进一步强化机遇意识和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作为意识,把建设“两大高地”与融入“一带一路”规划通盘考虑,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尽快出台加快“两大高地”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明确“高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主攻方向和发展重点、要素保障和载体支撑、组织领导和推进机制等内容。加快编制各行业专项规划和推进计划,将任务目标分解落实到区(市)和部门,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两大高地”建设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用打造“两大高地”的宏伟蓝图统一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振奋社会各界的精神,增强转型升级、融合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凝聚起建设“两大高地”的强大合力,在群雄争先中迎头赶上、后来居上,打造鲁西、淮海科学发展新高地。

二应坚持体制机制联动建立,积极强化战略保障。为确保“两大高地”建设顺利推进,应重点强化“三大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建议成立以书记、市长为组长的“两大高地”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对上协调、横向协调和内部协调;参照省区域办职能,整合发改委及有关部门职能,成立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办公室,理顺体制,充实力量,重点抓好规划制定与评估、区域对接与联动、政策研究与落实、项目协调与推进、考核实施与兑现。二是机制保障。完善工作机制,对“两大高地”建设情况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年度考核制度。制发“两大高地”建设宣传方案,在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开辟专栏,在重要时段、重要版面,进行大篇幅、全方位、深层次报道,为战略推进营造浓厚氛围。三是考核保障。建议把“两大高地”建设重大项目、重要事项和重点工作作为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体系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对区(市)的差异化考核办法,引导各级在“两大高地”建设中着眼长远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三应坚持政策资金联动争取,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督促各部门积极做好对上争取工作,力争我市有更多的项目和产业列入国家“一带一路”和省西部隆起带战略的各专项规划,特别要积极争取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方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项目带动和工业兴市战略。督促各级各部门深入研究国家和省相关战略规划赋予的改革创新政策,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先行先试,加快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山亭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搞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创新试点,加强现代物流、专业市场、会展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载体建设,提高现代服务业集约集聚发展水平;全力争取国家、省在财税、投资、扶贫、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把扶持政策转化为“两大高地”建设的强大动力。

四应坚持招商安商联动出击,切实优化发展环境。针对我市招商引资氛围还不够浓厚、机制还不够完善、产业招商大项目偏少、资金到位率偏低、土地瓶颈问题突出、“管卡压、等靠要”现象依然存在等问题,建议把强化招商引资作为扩大投入规模、优化资源配置、加速产业升级、打造“两大高地”的根本措施。一是充实招商项目库。突出高端化、终端化、链条化引资方向,围绕产业链延伸、企业配套、产业聚集,每年策划论证一批重点招商项目。二是强化推进机制。健全各级政府成员招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任务目标,形成整体合力;定期召开招商工作会议,加强调度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土地瓶颈等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招商引资在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强化考核奖惩,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招商积极性。三是创新招商方式。组团赴先进地区举办高质量招商推介会、投资说明会,主动对接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加强与发达地区政界、商界、金融界的联系合作;改进锂电博览会、红荷节、石榴节等办会方式,提高招商成功率。四是发展飞地经济。省西部隆起带《规划》提出:“鼓励西部与省内外其他地区共建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市探索建立飞地经济示范区”。建议建立项目“飞地”制度和奖励办法,鼓励各区(市)搞好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面向京津冀、苏浙沪、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寻求合作,通过飞地模式改造提升各级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和管理水平,在新一轮发达地区产业资本转移中抓增量、抢“好牌”,依托产业优势,承接关联成套产业转移;依托资源优势,承接深加工产业转移;依托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依托区位优势,承接加工贸易和服务产业转移,在跨区域合作中推进转型升级。五是完善企业权益保障机制。实行涉企检查收费罚款行为内部备案和报批制,推广联合执法检查。推行“企业宁静日”制度,一般性检查安排在每月中旬,同一单位对同一企业年检不超过一次。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和监督员四级监督网络,充分发挥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

五应坚持区域协作联动推进,努力实现整体跨越。今年的全省“两会”强调,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加快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议我市直面差距,以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为原则,主动加强与西部各市、省内各市、淮海经济区各市的交流合作,努力推动全方位对接、多角度融合。一是积极融入鲁西一体化协同发展。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构建公路、铁路、水运对接网络,在产业整合、商贸物流、文化旅游、要素资源共享等方面,全面融入“京杭运河、临枣济菏”两条主轴联动发展,强化与周边城市的“同城效应”。联络西部各市呼吁省里借鉴江苏省“突破苏北”的经验,对西部各市在转移支付、交通、电力、资金、人才、对口帮扶等方面进行重点倾斜,以实现全省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二是引导各区(市)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错位发展。建议遵循区域差异化、产业园区化、产城一体化的原则,搞好全市各级各类园区的顶层设计,编制具有前瞻性的规划体系,明确每个园区的主导产业,优化资源配置,理顺产业链条,推动区域内产业合理布局。引导各区(市)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全市园区总体规划中找准定位,融入大局,克服同质化竞争倾向,坚持集中集约集聚错位发展。为确保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全市自由流动,应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中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采取“飞地”与财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搞好全市统筹,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让各区(市)结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区(市)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实现资源共用、设施共建、环境共治、成果共享,完善区域均衡发展的支撑平台,通过良性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形成龙头带动、多极支撑、良性互动的区域融合发展新格局。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