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提案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提案工作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14-12-12

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马洪玲
 

      一、我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纵深推进三大战役和四化同进、四城同创的总体部署,大力提升“江北水乡、运河古城”城市魅力和旅游竞争力,探索出了“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消费、消费吸引投资、投资助推转型”的旅游发展新模式,实现了枣庄旅游的跨越发展。2013年,全市建设旅游重点项目58个,总投资439亿元,市旅游集散中心投入运营,台儿庄古城重建全面竣工,微山湖古镇、翼云石头部落进展顺利,冠世榴园、抱犊崮-熊耳山景区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了世界石榴大会、湿地红荷节等节会活动;围绕“一园三镇五点”布局,发展全域化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了一批“穿城”、“环湖”、“绕山”绿道,塑造了“慢游枣庄”旅游新概念。全市全年共接待国内游客1500万人次,增长12%;接待入境游客5万人次,增长23%;实现旅游总收入110亿元,增长21%。
    二、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除了台儿庄古城、滕州红荷湿地外,其他景区、景点普遍存在发展缓慢、集聚优势不明显、后续开发动力不足、资金和管理困难等问题。
    二是全市旅游营销市场化运作有待深化,市场主体作用的发挥还不充分,旅游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不强,景区配套水平和旅游服务质量还需大力提升。
    三是对地方文化的挖掘不够,特色旅游商品开发不足,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休闲娱乐和互动体验项目,游客在枣庄的停留时间不长,旅游消费水平整体不高。
    三、加快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一)全面提升旅游景区竞争力。推进台儿庄古城、红荷湿地的精细化管理,丰富文化业态,做活节点招商推介,全面提升市场化营销水平。加强对冠世榴园、微山湖古镇等景区的建设管理,切实发挥好既有市级领导小组作用,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齐抓共管、合力打造精品景区。利用我市区位和高铁优势,增强市旅游集散中心的辐射力和带动力,打造成为在鲁南苏北地区有较强竞争力和凝聚力的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同景区、景点、旅游企业的沟通协调,加大帮扶引导力度,及时帮助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旅游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二)大力发展特色旅游节会品牌。继续办好世界石榴大会、非遗博览会、湿地红荷节、汽车拉力赛等节会活动,扩大枣庄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立足我市文化资源和产业优势,积极培育石榴、汽车、锂电、机床、二战纪念、干杂海货、海峡两岸交流、墨子鲁班文化研究等新型节会品牌。注重网络宣传和营销优势,加强与淘宝网、美团网等知名电商的合作,推动网络促销团购,提高现有会馆、展览中心利用率和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以节养节、以会养会。
    (三)牢固树立“城市即旅游”发展理念。在城市建成区,将旅游服务设施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实现与公共基础设施的统筹规划、同步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抓好星级酒店、公厕、旅游标识等配套建设,提升旅游接待水平和游客满意度。按照“鲁南绿城、山水枣庄”定位,利用好我市相对丰富的水资源优势,改善流域水环境,推进空气污染治理和裸露地表绿化,打造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宜居宜游城市。依托石榴文化、墨子文化、运河文化、民国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兼顾外地游客和本地居民消费需求,打造新的互动参与、体验休闲类文化旅游项目,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高旅游消费层次和水平。
    (四)加快推进环城乡村旅游休憩带建设。抢抓全省发展乡村旅游的历史时机,强化对接,用足政策,积极争取发展扶持资金,培育壮大“榴园人家”“运河人家”等乡村旅游目的地。坚持生态立市,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美丽乡村创建和乡村文明行动,以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将乡村变成大花园、大果园、大公园。加快环城森林公园建设,以绿道为轴线,实现沿途乡村旅游点的串珠成链。加快开发一批以农业体验、观光采摘、民俗文化、娱乐健身为特色的环城乡村旅游休憩带,推进休闲驿站和农家乐规范化建设,激活旅游市场内需动力,满足城区居民周末休闲度假需求。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