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提案工作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提案工作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14-12-12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民建枣庄市委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农村发展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与障碍。因此,应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制约我市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业产业基础薄弱,载体功能较差。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明显不足,部分农业基础设施功能老化、改造缓慢等问题仍普遍存在,农业企业的水、电、路配套设施滞后,制约农业企业的进一步拓展。城市的扩建与工业的规模扩大,对农业环境污染趋于严重,制约了我市农业产业绿色、有机农业的基地建设,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影响深远。二是服务体系滞后。作为提供农业服务主体的乡镇站所仍存在机制不活、保障乏力、管理缺位、青黄不接等问题,难以承担农业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工作。此外,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不明显,农村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建设滞后、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普遍存在,无法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全程服务。三是流通渠道单一。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从整体来看,农业市场体系建设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产品流通主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被市场“边缘化”。同时,由于批发市场流通环节多且链条长等原因,一些优质农产品卖不上价,对外辐射能力差。四是政策支持的连续性保障性薄弱。造成了农业企业发展农业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对自身农业产业技术升级的积极性下降,导致现今农业产业技术进入市场的多为初级产品,比如鲜果、鲜菜、鲜肉,深加工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有限;许多产业还未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标准化,生产出来的产品科技含量少,质量标准低,市场竞争力差,难以转化为经济效益。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建议
   (一)加大农业产业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投入。重新审视城市周边农业的定位,积极鼓励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形成农产品进城、都市人下乡的局面。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争取庄里水库尽早开工建设,完善骨干渠网、农田末级灌渠和田间配套。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人为核心,把“三农”工作与新型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农业产业与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解决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
   (二)创建现代农业物流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农产品物流市场体系,依法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自律,为现代农业物流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物流市场监管,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等各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正确引导投资方向,消除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整合现有农业物流资源,推进仓储设施社会化和运输服务市场化。
   (三)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科技、信息方面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抓好科技在涉农企业的普及应用。积极支持多元科技推广模式,鼓励行政机构、专业组织、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实施科技推广服务,形成多层次、多渠道推广局面;不断扩大科技应用范围,除农业生产本身的科技应用外,还应在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等环节提高科技含量,在新农村建设的信息化、住宅设计、新能源开发、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发挥科技作用。
   (四)强化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以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在落实已出台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整体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借鉴世界各地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充分挖掘现代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动能。逐步发展市民度假农园、教育农园、农业植物园等形式,发展以农事体验、养生体验为主的体验农业。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充分利用较为优越的生产条件,在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上加快步伐。
   (五)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实践中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使一部分农民成为专业化的生产经营者,建立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挥农民合作社的桥梁作用,在农资供应、农技推广、土肥植保、加工、储藏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逐步实现社会化服务。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