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社情民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社情民意

全力推进“两业融合” 助推“强工兴产 转型突围”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24-02-09

九三学社市直机关支社、九三学社枣庄市委会秘书长张金鹏反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聚焦6+3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两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涌现了泰和水处理、八亿橡胶等多个“两业融合”开展较好的企业。但相先进地市,我市“两业融合”工作整体推进较慢,全省共公布4“两业融合”近70家试点企业,我市仅有2家入选,且目前政策支持力度较小,协同性不强、融合深度不够,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市“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一、我市“两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机制需理顺,政策支持力度小。目前两业融合工作由发改部门牵头,但省、市均没有专门针对“两业”融合发展的支持政策。市级层面缺少对“两业融合”相关政策和资源的统筹,没有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两业融合”与工信部门负责的“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智改数转”以及科技部门负责产学研等有较多交叉内容,这些部门均有配套的具体政策支持。对工信与科技的项目,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工作推进较快。对“两业融合”工作,企业了解少、缺少积极性。

(二)融合程度不深。智能工厂、柔性化定制、优化供应链管理三种模式是目前我市“两业融合”的主要形式,但企业的融合程度明显不足。制造业企业外购服务以代工生产、物流运输、法律咨询等传统服务为主,信息化、人才、设计等科技服务占比较少,对制造业的推动力不强。部分传统制造业企业缺少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对企业内的服务性非核心业务,顾虑太多,不愿意外包,难以与上下游企业形成有效的分工协作机制,导致核心竞争力弱。市内缺少行业组织推进企业间协同创新,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整体力量比较薄弱,创新平台数量较少,部分企业间尚存在无序竞争。

(三)人才与技术壁垒需破除。“两业融合”需要大量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跨界融合型人才作为支撑并逐步形成企业关键核心竞争力,互促反哺,进而促进“两业融合”持续发展。但我市目前支柱产业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较少,且多为兼职,特别是在信息服务、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领域的科技服务业专业技术人才奇缺。

(四)服务业技术能力不足。科技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但我市现有科技服务业从业机构规模小、资质低、竞争能力较弱,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机构不多,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滕州、市中等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现有的4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均存在孵化功能不强、孵化服务层次较低、不能为在孵企业提供高水平的共享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等问题。

二、具体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借鉴青岛、威海等地经验,出台专项政策促进“两业融合”深度发展,制定中长期“两业融合”发展规划,逐步建立与创新驱动发展相适应、与制造业发展相融合、与城市发展相促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针对重点发展产业,整合多部门的扶持政策,做好系统整合、精准推送。

(二)找准融合方向,增强优势产业带动力。聚焦高端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新能源等重点发展产业,抓好产业链培育壮大,推进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功能互补、协作配套的产业生态;鼓励大型制造企业转变以“产品”为中心的传统模式,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资源优势,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增加服务要素投入,促使企业向“制造+服务”、“产品+服务”转变;发挥骨干企业、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带动中小微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以点带面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

(三)大力培引“两业融合”复合型人才。加强“政企校”协作,支持专业型高校根据我市产业和行业需求在相关专业设置交叉学科;利用驻枣高校,培养一批既懂生产制造又具备商务知识、既掌握工艺技术又熟悉服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在“枣庄英才集聚工程”中增设科技服务业专项,大力引进科技服务业急需人才来枣落户。

(四)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最强、最直接。建议利用鲁南科创联盟、中科院化工新材料联盟、浙大工研院等平台,整合行业资源,大力发展技术交易和科技咨询服务业、知识产权服务业、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业、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科技金融服务业等,引导科技服务不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鼓励高层次人才创办、领办科技服务业机构,加大力度引进和培育高端技术转移机构,为企业提供跨领域、全过程的技术转移集成服务。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