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社情民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社情民意

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23-03-27

枣庄市政协常委周海玲反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径。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多次提出明确要求,各区(市)也做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探索。比如:薛城区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全区重点工作,成立专设信用中心办公室,探索运用“信用+”模式,作为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滕州市将信用体系建设与营商环境打造融合,并入选了“山东省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城市”。但由于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支撑,导致存在建设主体单一、治理方式碎片化、互信文化氛围尚未形成等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建设主体单一。信用体系建设范围狭隘,商务诚信一枝独秀,政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诚信和生态诚信建设不足;遵循一贯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政府主导为主,多元主体参与缺失,信用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缺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激励推动机制。

二是治理方式碎片化。区(市)、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政,信用信息系统碎片化,信用信息杂乱分散,未能互联互通、共用共享,未能实现协同治理;缺乏统一化、集中化、标准化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一处失信,处处受罚”叠加社会信用救济修复机制不足,导致单次失信成本过高和“一罪多罚”后果。

三是全面的社会互信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对于我市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群众知晓度、参与度、认可度不高;在实施过程中,对守信者的列入标准、程序设置不统一,往往采取运动式的单向度管控方式形成履约践诺的社会氛围;守信成果运用分化,守信激励多数属荣誉层面,缺少对守信主体的实质性联合激励举措,个人信用报告不能作为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拥有信度效力。

为此建议:

一、建立权威高效的工作机制,高位推动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突破政府单一主体管控的局限性,将党委、政府、市场、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吸纳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框架,围绕组织架构、权责划分、协作模式、资源配置等进行制度设计。建议成立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有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体化运作,统筹推进全市信用体系建设的任务目标、工作重点、成果运用等。通过部门协作整合体制内资源并积极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积极作用,拓宽社会组织、企业、公众等多元主体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渠道,理顺各方关系,建立联动机制,实现由政府主导向协同共治转变。

二、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信用体系的奖惩作用真正落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制定操作性强的信用考核评价机制并推广运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扩大守信激励在行政审批、提供公共服务等场景的运用,建立健全信用修复机制和信用主体权益保护机制,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处处受限。可参考借鉴荣成市做法,注重信用结果应用,推动行政执法、行业监管、人员管理等事项与信用挂钩,形成信用记录;干部提拔、评先选优先查信用档案,入党参军、公职考录先设信用门槛,农村参选、代表提名先看信用等级,在全社会树立“信用有价”的导向;设立“信用基金”用于诚信个人奖励,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的,可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公交等公共服务方面的补贴补助,让信用真正成为价值体现的载体。

三、加强顶层设计,完善配套制度体系。建议借鉴荣成市、任城区等地的做法。比如,荣成市委、市政府牵头召开20多次专题协商会,人大、政协组织代表委员视察调研、征求意见,以市委常委会讨论研究、人大常委会决议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施依据意见》《荣成市社会法人和自然人征信管理办法》等50多个规范性文件、270多个配套文件,形成了规划、办法、规范、目录等多层次的配套制度体系,使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的信用体系建设都做到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推进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加快政府部门、市场主体、社会组织等在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共用共享,采用不同模式激励收集共享信用数据,逐步实现对所有信用主体、类别、区域和领域的信用信息全覆盖。借鉴荣成市“跨行业信息共享、信用联管”模式,组织法院、市场监管、人民银行等单位,在40多个领域签订联合惩戒备忘录,对行业内的失信行为,在主管部门进行依法惩戒的同时,其他相关部门同步跟进联合惩戒。

五、加强我市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全面互信的社会氛围。以信用红利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常态化文明诚信活动,建议做好几个结合:与全市正在开展的移风易俗“四倡四禁”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与《枣庄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落实相结合,与创建文明城市提升群众满意度相结合,与行之有效的商务诚信、生态诚信等主题提高活动相结合。比如我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牵头的反对餐饮浪费活动,市两新工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的文明诚信个体户评选、诚信经营放心消费、外卖骑手金头盔评选等活动。要发挥政务诚信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政务透明度和公信力。要以司法诚信树牢社会对法律底线的敬畏感,同时将信用意识和社会道德培育结合起来,各区(市)选树一批文明诚信示范典型,培塑全面的社会互信风尚。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