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政协欢迎您!

社情民意
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 > 社情民意

加大高危行业5G智慧应急能力建设资金补贴力度的建议

来源:枣庄政协阅读:45次时间:2020-05-06

 

九三学社社员、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机电部主管丁志坚反映:5G网络的发展重点不再是个人应用市场,而是工业场景、社会治理。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结合,提供危险行业危险源监控治理的智慧解决方案,将智能感知渗透到生产、储存、运输全过程,实现高危行业全过程智能监控。但5G技术工业场景应用存在成本壁垒。比如:传感器作为5G工业互联网部署的一个重要设备,国产传感器一般单价3000千元到6000千元,进口传感器一般1.5万元到2万元,电化学传感器寿命在2年到3年,传感器电池寿命1年左右。一套典型的化工净化装置,大概需要100到200个传感器。此外,5G应用项目不仅初期投入高,年度维护成本压力也很大,目前只能在小范围单体设备测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煤矿、化工等高危行业出现严重经营压力,低盈利、保生存环境下,应急能力建设积极性受挫,5G产业升级压力重重。从另一方面看,不解决5G工业场景应用普及问题,5G新基建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潜力很难释放。因此建议将高危行业5G智慧应急能力建设作为产业试点,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提高企业、园区投资建设积极性。具体建议如下:

一、按照智能应急能力建设项目类别给与适当补助。对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控预警、危化品充装运输环节监控、重点设备状态实时监控等5G应用项目进行高额财政补贴,对5G工业互联网基础网络、数据库建设与升级进行适度财政补贴。列入财政补贴的项目,其系统维护同时给予一定比例、逐年递减的财政补贴。

二、打造一批智慧应急试点项目。在煤炭、危化品等高危行业,通过自主申报,专家审查的方式选取一定数量的典型企业,政府补贴结合企业投资,建设一批试点项目,示范引导行业内企业转型升级。

三、培植成熟度高的5G物联网行业运维企业。5G应用的全面推广,很大程度依赖于物联网系统运维的难度与成本。目前5G项目建设商比较多,但具有运维能力的服务商严重不足,依靠生产企业和设备厂家做运维,成本太高,可行性低。通过优化产业扶植政策,推进IT服务商升级业务能力,逐步解决5G应用普及后的运维问题。

四、借鉴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谈判模式,对政府补贴5G基建项目,组织国内外重要关键设备集中采购洽谈会,降低投入成本,缓解升级压力。

 

 

版权所有 政协枣庄市委员会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632-826908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新城区 鲁ICP备17036507号

鲁公网安备 37040002000001号